首页 >> 综合

谭嗣同(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2022年04月30日 12:54:04 综合 63 投稿:二哥说旅游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百年前谭嗣同临终遗言,它集中表现了以谭嗣同为首的维新派敢于战斗的决心。事实上,谭嗣同是完全可以提前逃走的,可他选择留了下来。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一直呆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突然返回紫禁城,发动了“戊戌政变”。事变中,先是光绪皇帝遭到幽禁,随即慈禧太后命人大肆抓捕维新派人士,突出代表就是“戊戌六君子”,即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谭嗣同

六君子中以谭嗣同的名气最大,可他的下场也是最惨的。慈禧太后为了实现杀一儆百的目标,决定以最残忍的方式将谭嗣同斩首。清朝处决死刑犯时,刽子手使用的刀会有很大差别,罪行越大刀口越钝。

在谭嗣同师父胡致廷撰写的胡致廷《谭嗣同就义目击记》中,后人看到了谭嗣同被斩首的全过程,“前清杀官员的刀和杀平民的刀不同,官越大刀越钝。这不叫砍头,叫锯头,锯头比砍头的痛苦要添上几十百倍的。而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第五个受刑的谭先生,一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

谭嗣同

谭嗣同等人被斩首后,全国陷入一片恐慌中,没人敢为六君子发言。笔者查阅了当时资料,发现上海租界里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给予六君子很高的评价,“他们个个都具有舍身成仁的意志。我们常常对中国表示灰心和绝望,但是任何一个国家能产生像这样一些烈士,是没有理由对它绝望的。”

谭嗣同等人被斩首过程中,有一幕可能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周围有大量的围观民众。这些人除了看热闹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拿着馒头准备蘸血吃。另外,在谭嗣同等人押往刑场路上,沿途老百姓竟然向他们扔臭鸡蛋、烂菜叶等,痛骂他们“卖国”。

谭嗣同

谭嗣同是抱着必死信念留在北京的,可他并不希望其他人尤其是亲人受到株连。谭嗣同留下了仿造父亲谭继洵笔迹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信件,当他通知梁启超等人离京时,他说:“不有死者,无以图将来;不有生者,无以招后起。”

长久以来,后人对谭嗣同父亲谭继洵见死不救大为指责。谭继洵当时是湖北巡抚,算得上是一员封疆大吏,他确实没有出手相救。谭继洵希望置身事外,进而保住自己的官位。谭嗣同死后,谭继洵给儿子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谭嗣同

尽管谭继洵极力想保住官位,最终他还是受到儿子的牵连,加上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弹劾,“即湖北巡抚谭继洵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当分别罢斥,或优之听其告休”,谭继洵被革职。

参考资料:《戊戌变法》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五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维新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五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锐萌镇雪策划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吉林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300028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