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便秘怎么办(哺乳期便秘孩子会不会也便秘)
仅供医学***人士阅读参考
*** 功能检查对于便秘分类有直接指导作用,检查包括: 结肠传输时间;X线动态排便造影;球囊逼出试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肛管直肠感觉检查; *** 括约肌肌电图。儿童FC如何长期管理?儿童FC的长期管理原则包括4点: 重视健康教育;遵循科学的药物治疗;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坚持良好饮食习惯。其中,药物治疗(表2)包括解除粪块嵌塞与维持治疗两方面,是个长期过程。 表2 儿童FC常用治疗药物
1
PEG不被肠道吸收,具有水结合能力,可软化大便。常用种类有PEG3350(含电解质)和PEG4000(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常用维持剂量为0.3~0.8 g/(kg·d),解除粪便嵌顿用量稍大,为1~1.5 g/(kg·d),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2
乳果糖具有高渗透性特征,在结肠内形成高渗状态,软化大便,还可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常用剂量为1~3 ml/kg,每天1~2次。乳果糖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儿童,当临床无法获得PEG时,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3
益生菌制剂应用于FC证据有待扩充,目前还不能推荐单一菌株或菌株组合。益生菌可能会增加儿童排便次数,但需要更大的随机试验(RCT)证据。不过,临床上确实观察到便秘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益生菌对于便秘的作用可能在于增加大便频次、改善大便性状和缓解FC症状这几方面。4
粪菌移植(FMT)属于益生菌用于治疗FC的特殊模式。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肠道传输,通过FMT进行便秘患者肠道菌群重建可改善临床表型。改善肠道微环境可能是慢性便秘治疗的新策略之一。5
胃肠动力药包括多巴胺拮抗剂、血清素激动剂及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这类药物仅对结肠慢传输有效,且儿童用药安全性、有效性、适应证和不良反应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求证。胃肠动力药物在儿童领域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对于便秘患儿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一般以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为主。慎重使用 *** 性和不良反应较强的泻药,因为便秘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时间较长,有些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肠动力和肠感觉障碍。 便秘药物治疗一般分为3个阶段:清除肠道潴留粪便,药物剂量逐渐增加,使肠道内潴留粪便完全排空;
维持治疗,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维持排便,防止再次出现肠道内粪便潴留;停药观察,病情反复的患儿要重新服用药物。培养良好排便习惯良好排便习惯是FC治疗效果能巩固、维持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年龄段应采取不同 *** ,以督促排便习惯养成。学龄前儿童应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刻意忍便对健康的影响,督促其每日排便。 排便习惯训练(DHP)有助于学龄前及幼儿排便习惯养成。DHP是对儿童进行有规律的强化训练,使其形成排便习惯,是重要的便秘基础治疗 *** 。婴儿期排便为反射性排便,对儿童早期进行DHP可较快进入意识性排便,使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DHP注意事项:
为渐进性训练,依据儿童兴趣、能力逐步训练,一般在24个月后开始(一定要依据儿童自身的能力决定);准备便器,置于易使用位置,便器高度应使双膝高于臀部,双足可着地以便用力;指导小儿学会排便用力方式(Valsalva技巧),学会协调 *** 内、外括约肌运动;根据胃结肠反射,一般安排在餐后30~60分钟进行,每次5~10分钟为宜,避免久蹲;DHP过程可能遭遇失败,可能出现后退,如强忍粪便不解,都是正常现象。家长应理解并予心理支持,不必焦虑或对儿童施加压力。坚持良好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FC治疗亦有作用,包括摄入总量合适的食物、适当的膳食纤维、适当的水分摄入以及合理的膳食结构。 NICE指南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对治疗或控制便秘有效,并且在健康饮食中过多添加膳食纤维可能有害,可导致胃肠不适,影响矿物质尤其钙的吸收。对水分摄入持同样观点,只需摄入日常需要水分即可,过多水分摄入对大便性状无改善作用。 最后,王宝西教授给出了儿童便秘以及对泄剂无反应时的管理流程(图1、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