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名词解释)
大家好,关于霍夫曼定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霍夫曼定理名词解释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霍夫曼定理的工业依据
1、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德国经济学家WC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推算出来的。他把工业化某些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外推到工业化后期。
2、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通过设定所谓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提出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3、具体来说,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产业化比例,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4、霍夫曼通过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生产与资本资料工业生产的比例关系,得出了霍夫曼系数。霍夫曼比例值越低,说明资本品工业规模越发展,相应地消费品工业比重越小,工业结构乃至整个产业结构高度越高展,产业结构水平越高。
霍夫曼比例的简介
霍夫曼比例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解释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霍夫曼比例,又称霍夫曼系数,指的是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通常情况下,霍夫曼比例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霍夫曼比例(H)=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工业化进程中,这一比率不断下降。这也就是霍夫曼定律。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工业化分为4阶段:(a)H=(6-4),消费品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如印度。
霍夫曼比例(H)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定理,又称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描述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霍夫曼系数又称霍夫曼比例。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提出。
霍夫曼比例小于1标志着进入重工业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03—1971)通过分析比较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关于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的理论。
霍夫曼定理的主要原因
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通过设定所谓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提出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原因就是构象a中邻交叉只是H原子,立体效应小些;而构象b中邻交叉的CH3CH2基离+N(CH3)3近,立体效应大些,显然a比b稳定。
霍夫曼定律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之一。霍夫曼比例定义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的类型》一书中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扎伊采夫规则和霍夫曼规则取代位置不同的原因有:二者的应用范围不同导致扎伊采夫规则和霍夫曼规则取代位置不同;取代基不同导致扎伊采夫规则和霍夫曼规则取代位置不同。
...霍夫曼定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2、在工作实施之前,预先拟定出具体内容和步骤,它包括预测(分析环境)、决策(制定决策)和制定计划(编制行动方案) (二)组织职能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3、霍夫曼定律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之一。霍夫曼比例定义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的类型》一书中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